我是马江博,关注我,看清趋势与财富。
]article_adlist-->物业公司竟然撂挑子,纷纷宣布撤场“弃管”。
先是重庆至少10家物业公司(如加州物业、凯美物业、中铁建物业等),宣布退出服务,涉及中渝春华秋实、居然雅素里、花语佰骊等超万户家庭的小区。
随后杭州(滨江物业撤离万固珺府)、鄂州(中海物业退出双创之星)等地头部物企跟进,继而撤场风波蔓延至全国多城。
物业公司纷纷掀桌子,究竟发生了啥?
综合各公司公告,罗列的原因包括:物业费谈不拢、收不上来或者在小区被刁难等。
比如,重庆加州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:业主大会表决将物业费从高层2.0元、别墅3.5元,统一大幅砍至1.30元/平方米/月。这个价格物业公司“无法接受”:背离市场实际,价格过低会导致服务崩溃。
杭州“地铁红盘”万固珺府物业,也于6月底正式退场。直接原因,也是业委会要求将物业费从2.8元降至2.2元。港股上市巨头滨江物业服务称,项目本就勉强保本,再降价要么牺牲品质,要么陷入亏损,两者都不可接受。
湖北鄂州的双创之星小区也收到了中海物业的撤场通知,原因有所不同:主要指向入住率低、欠费比例高,累计拖欠近60万元,项目长期在亏损。
归根结底,原因直接而残酷:一切都是钱的问题。
据中物研协发布的数据,去年以来,全国超过100个小区物业费都降了,平均降价幅度20%~35%,有的小区甚至达到了50%。
2025年,多个城市都已经出了政策说要调整收费标准。这波物业费降价潮,席卷重庆、青岛、武汉、银川、成都、南昌、徐州等多个城市。
比如武汉将电梯住宅最高收费标准定在了0.9-2.3元区间。再如重庆,电梯住宅分为四个收费标准,最高为1.9元/平方米/月。由于这一价格低于大多数新小区的现行收费标准,各小区广大业主呼吁要求降低物业费。
根据预测,“降费潮”还并未停歇,那些前期物业费比较高的小区,还会降,预计物业公司,还会退出。
说白了,伴随“物业降费潮”,直接卡死了物业公司的营收上限与利润来源。
一场因“钱”而起的物业公司退场潮风暴,就这样席卷全国社区。
如果仔细分析,物业公司撤场公告直指两大痛点:
一是降费谈判破裂,成本压力大增,利润空间被急剧压缩。 这主要是来自人力、维修、合规(如消防改造、垃圾分类)等成本全线攀升。
二是收费率低迷,经营难以为继。因为部分业主长期拖欠,导致物业运营资金链断裂,这成为压垮项目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仅就目前情况分析,物业和业主之间的“相爱相杀”,有些走上零和博弈的意味:一个只想少交钱,一个总想多躺赚。
事实上,面对这波降价潮,物业公司态度也不尽相同。
一些小物业公司为求生存,不惜“内卷”到底,甚至祭出“0元物业费”的极端策略争夺项目。
而头部物业公司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:不玩了(退出)。
去年开始,已经有多家头部物业企业宣布退出低质低效项目,比如万物云2024年全年退出53个住宅项目,涉及饱和收入2.86亿元;世茂服务退出6090万平方米;彩生活终止合约面积5860.8万平方米;中海物业退盘4450万平方米。
他们要服务那些更愿意花钱、要求更高的好客户。比如公建、景区、写字楼等项目的物业服务。
中海物业宣布将在学校、医院赛道持续发力,2024年在管数量分别超过95个、50个;招商积余则宣布聚焦医院、交通、IFM等业态,新签合同额分别同比提升95%、46%、11%;融创服务在高端住宅发力,新增饱和收入超过9000万元。
那么,不少物业公司自称“亏损”,真实存在吗?
整体来看,所谓成本上涨压力,全行业确实普遍存在。根据中国物业管理协会2024年报告,以物业费3.2元/㎡小区为例:
5年以下房龄小区,年均维护成本约0.8-1.2元/㎡,占物业费比例约为25%~35%;
10~15年房龄小区,年均维护成本约1.5-2.0元/㎡,占物业费比例约为45%~60%;
而15年房龄以上小区,年均维护成本则飙升至2.5-4.0元/㎡,占物业费比例约70%~100%。
站在物业公司视角看,如果每平单价太低,再加上物业费收不上来,经营支出却一点不少,甚至老旧小区还要增加成本。这生意就明显不划算了。
近年来,物业公司营收增速普遍放缓,确实是实情。根据上市物业公司财报数据显示:2023年行业平均毛利率为18.7%,比2019年下降了5.3个百分点。
这种情况下,业主单方面大幅降物业费,物业公司当然认为是有点脱离客观实际。毋庸置疑,房地产黄金期,物业是房地产链条上过得最滋润的环节。但如今,行业进入了微利时代,做得不好,也确实会亏损。
而站在业主角度显然不这么看。他们则直指:物业价格虚高,账目不透明,甚至物业相关合同条款都是对物业公司有利的。业主意见最大的地方,就是交钱跟享受到的服务不匹配。
此情此景下,物业和业主的矛盾日益被激化。
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发布的《2024中国物业服务行业发展报告》显示:
全国住宅小区物业费平均收缴率从2018年的83.7%下降到2023年的76.2%,2024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73.5%。
调查报告还显示:部分业主是因房屋质量问题或其他开发商遗留问题,导致业主怒火转嫁,拒缴纳物业费施压。但整体上,约有78.6%不缴费的业主认为"物业服务质量与收费标准不匹配"。
追求合理降费,显然是业主权利,核心是想有本明白账。至于物业公司本身,过惯了躺赚的日子,要一下子从地产商的附庸,改变成专业的物业服务商,恐怕还需要市场的再教育。
双方矛盾激化,是钱的问题。但更深层的原因,是行业逻辑正在经历一场痛苦的颠覆:房地产黄金时代落幕,业主在觉醒,维护自身权益,物业企业也正从追逐管理面积的“量变”,转向深耕服务价值的“质变”。
面对行业微利时代,物业公司,就需要好好研究生存发展的九字真言:“明算账、强监督、真服务”。
比如钱花在哪里了?做了哪些提升?每笔钱的转化,不再是糊涂账。
服务溢价提升了,业主能清晰地看到了,大家自然愿意出钱。
如果物业不能够通过好的服务,去哪里获得合理的利润?
残酷的洗牌下,这场博弈没有简单的赢家。
当行业从无序的高利润周期,进入到一个有序的生存周期,部分企业被淘汰,部分企业胜出,这是正常必经阶段。
我是马江博,大变局时代,关注我,看懂趋势,看到财富。 ]article_adlist-->— END —为防走失,也请各位顺手关注一下小号“小马哥看大势”
]article_adlist-->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