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4日,濉溪县政协委员王广辉走进濉溪县新城实验学校,将亲手创作的多幅书法作品捐赠给学校,以传统文化为纽带,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暖流。这一行动既彰显了政协委员的社会担当,更以“笔墨暖心”的方式,架起了文化传承与教育发展的桥梁。
王广辉委员捐赠的书法作品以教育理念与励志主题为主,《博学品雅》《学喻》《师说》等作品笔力苍劲、意境深远,既呼应了学校“以文化人”的育人宗旨,也将汉字之美与人文精神融入校园场景。据了解,他为此次捐赠精心筹备数月,从内容选题到笔法推敲,皆以“契合师生需求、传递正向能量”为准则。“书法不仅是艺术,更是思想的载体,希望这些作品能成为同学们成长路上的精神坐标。”王广辉在捐赠仪式上说道。
作为一名县政协委员,王广辉的捐赠之举并非偶然。长期以来,他深耕书法艺术领域,同时关注教育事业发展,曾多次参与“书法进校园”公益活动,以讲座、工作坊等形式引导青少年接触传统文化。此次捐赠,正是他“以专长回馈社会”的担当体现。在数字化时代,他以笔墨为媒,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毛笔书写的温度,避免传统文化在快餐式信息传播中被稀释。教育赋能的担当,不同于物质捐赠,书法作品的精神价值更具持久性,通过文字内容传递的价值观,能对学生产生长期浸润作用。他主动将个人专长与公共事务结合,践行“政协委员为人民”的履职初心。
从“一幅作品”到“一种力量”,此次捐赠的意义,早已超越了作品本身。笔墨载初心:当传统文化遇见教育担当。以书法为载体,让传统文化走出展厅,走进校园,解决了“非遗传承如何贴近青少年”的现实问题.
正如他在捐赠时所说:“一纸墨痕虽轻,但若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文化的种子,便是最重的担当。”这份以文化为内核、以担当为底色的暖心之举,恰似一滴墨落入清水,正以温润的力量,晕染出社会各界助力教育的生动图景。
学校负责人表示,这些作品将陈列于教学楼文化长廊与图书馆,既是校园环境的美化点缀,更是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学生在路过时,可潜移默化感受书法艺术魅力,理解“勤学、修德、担当”的内涵。
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